2022第二届“一带一路” 《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在中国天津隆重闭幕
“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文化融合、人才发展”。6月16日,2022第二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在“海河之滨”中国天津拉开帷幕。
本届国际论坛经中国国家教育部审批,由天津大学主办,国家民委审批的“ 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为期2天的全程线上直播,参会人数达385,561人次。汇聚了来自海内外包括英、德、日、法、韩、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地区的知名学者,18位博士生导师和行业精英共50位特邀嘉宾及16位精心选拔的全球大学生精英们。
2022第二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根据新时代人文命运共同体、人才强国倡议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顶层设计”新思维出发,率先提出“精英智慧,全球共享”的人才观,广聚全球顶尖人文领域专家学者,为赋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国际人才全方位高端智库服务,发出了“世界由您了解中国,中国因您影响世界”的最强音,践行“文化融合,聚才引智;文明互鉴,全球发展”。
本次国际论坛注重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新思想、新品牌、新声音的塑造与打造,力争塑造好“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的品牌价值与品牌形象,打造好传承“中国人文”思想与精神,传播好“人才中国”所具有的“中华文明”的独特文化属性与“中国精神”,是2022本届国际论坛传递给中国、传达给世界最重要的“中国智声”与“论坛声音”!
大会主论坛上半场由现任天津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振主持。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席、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致开幕词,作题为《全球视角下的人文与人才发展需求》的报告。他综合阐述了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理论与思想,强调在“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新历史进程中,着力关注“ 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 ”的科学性与重要性,未来将积极推动 “一带一路 ”国际高等教育事业向高水准、全域化与新全球化方向继续前行。
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国家民委“一带一路 ” 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颜晓峰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方位和内涵》为题致辞,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从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开拓创新中走出来的,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石与实践保证,有其独特的基础、优势、准则、路径、机制。
论坛举行了三个主题论坛、五个方向的平行论坛:重点涉及国际教育与人才培养、文化融合发展、健康型组织建设与全球化人才发展、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城市论坛暨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组织国际智库首届研讨会、企业家论坛和全球大学生首届摘要论坛。
主论坛上半场特邀到会发言的外国嘉宾有:
1、缅甸驻华大使U Myo Thant Pe(吴苗丹佩),发言题目是:《中缅人文人才合作的未来》;
2、印尼驻华使馆教育文化参赞Yaya Sutarya (苏亚德),他发言的题目是:《印中两国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多元人才培养新未来》;
3、联合国国际合作协调局国际联络部副部长 Cliff Hegan(李福根);他发言的题目是《“一带一路”建设与“地球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菲律宾驻新加坡劳工部原顾问、菲律宾发展银行副总裁,菲律宾劳工部顾问 Eleazar Reyes(雷耶斯),发言题目是:《全球化时代菲律宾人的世界贡献》。
主论坛下半场由现任国家民委“一带一路”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丁晔主持,特别邀请到会发言的中国嘉宾有:
1、人社部专家中心蔡启明先生做主题发言,发言的题目是《人文与人才》;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志民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丝路精神”引领全球治理的共同价值》;
3、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天津大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数字新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首席专家陆小华《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国际传播》;
4、天津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振,发言题目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天大实践》;
5、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杜修平教授,题目是《国别中高等教育制度研究》。
论坛闭幕式由国家民委“一带一路 ” 人文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丁晔主持,颜晓峰主任致闭幕辞,题为《聚才引智,一起共襄未来》。他首先感谢所有演讲嘉宾的辛勤付出、感谢中国教育在线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感谢本届国际论坛所有的协办方。感谢论坛组委会、全体参与人员的责任担当与不负使命。感谢“一带一路”通讯社等海外华媒同步进行新闻传播,提升赋能本届国际论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传播力。
颜晓峰介绍,“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论坛,从2021年起步论道,重点以“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为论坛主线内容,广泛邀请海内外研究人文与人才的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登上论坛,赋能未来,深耕“人文与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真知灼见、实践经验,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相关领域、行业的企业家,敞开一扇门,打开一扇窗。
他同时指出,论坛宗旨是汇集“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内外精英人才力量,打造最具优势的、最具影响的人才智库;是文化融合、跨文化沟通的纽带,是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互信,夯实人文基础,讲好中国故事的舞台;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的人才需求;强化企业人才培养、搭建政府、高校和企业零距离的对接桥梁;是在新全球视角下,构筑起提升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共建新平台;是支持和服务“一带一路”人文与全球视野的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发展与经贸合作,引领中国人才走向世界,世界人才走向中国的最强音。
2022第二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秉承“文化融合与人才发展”的理念,打造“中国版”引领“一带一路”人文先导、人才先行的“两先”国际论坛品牌,谋智增强与深耕远航国际传播影响力、品牌力;《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旨在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携手海内外国际精英人才,展现精英人才的历史使命与新发展阶段的责任担当,更好地服务构建“一带一路”新发展格局,聚焦国际人才新发力点,塑造新时代人文命运共同体:共生、共融与共创、共兴的全球化新发展阶段的新结合点、新共振圈与新发力源。
通过本届国际论坛,让天津大学的人文精神观与人才发展观,与整个中华文明的复兴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天大精神、中国精神、中华文明”的底色与未来,探索出一条中国教育界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展示“产、学、教、研、播、用”一体化的中国大学新形象、新品牌,推动新全球化“一带一路”学习型城市、健康型组织的新构建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的“新定位、新形象、新文明、新传播”,立足天津大学百年有余的中国人文科学精神的赓续传承,立足中华文明五千年“龙脉”传播的创新发展,在走向“新全球化”的征程中,“中国人文,初心难忘而前行;人才中国,引慧智存而高远。”
期待“一带一路”倡议十年之际,2023第三届“一带一路”《中国人文与人才中国》国际论坛再相见。(作者:鹤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