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文编辑:黄河魂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7-19 05:55: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积淀丰厚、博大精深,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理论滋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传承发展“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自然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自然观,蕴含参天地赞化育的生生意识、“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展现出一种“尽心—知性—知天”的认知理路,将人心与天命紧密联系起来。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并遵循共同的法则,因而能够构成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北宋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以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强调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内在统一性。这些思想观点,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从我国古代生态自然观中汲取经验、找寻智慧。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荀子·天论》中的经典名句“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并列举都江堰的案例,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阐明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等等,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哲学基础。

  合理借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观。唐代陆贽讲:“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认为自然生长之物和人力创造之物是有限度的,在使用过程中要有所节制。实际上,“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观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中讲:“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讲:“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等等,都是强调要遵循“天时”来进行生产生活,体现顺应规律、适度节用的发展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合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观,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对之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深刻阐明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

  科学吸收“顺天应时、建章立制”的制度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运用制度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历史十分悠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周礼》中就有虞衡制度的相关记载,秦汉时期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在我国,虞衡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清代。此外,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秦律十八种·田律》也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规定。重视生态制度建设的观念,对于今天仍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深刻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指明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强调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作者:赵建军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部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人世界网立场。

0条评论
发布评论
文章编辑

关注全球华人,

最新快讯

纸雕艺术,这门诞生于汉代、以纸为魂的古老技艺,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从吐鲁番墓葬中出土的早期纸雕,到唐代《飞天乐舞》的七层叠压技艺,再到宋代苏轼笔下的"纸山房"装置,中国纸雕始终在民间土壤中生长,却又因战乱与工业化浪潮屡遭冲击。但今日,当激光…

纽约时间 2025年8月8日消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国际舞台上释放强有力的劝和促谈信号,为当前动荡的国际局势注入了稳定与希望。

2025年8月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和夫人王丹应邀出席电影《南京照相馆》北美首映礼,与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各界人士等一道观影,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谢锋在致辞中表示,《南京照相馆》在国内上映以来,口碑票房双丰收,以历史真相…

据美国华尔街卫视2025年8月1日消息,美国最新就业报告震撼出炉:6月民间新增就业从原预估的7.4万大幅下修至仅3000人,创近年新低。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纽约2025年7月31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31日签署新行政令,宣布自8月7日(美国东部时间)起,对约68个国家及欧盟实施新的“对等关税”措施。

美国华尔街卫视湖北红安、纽约2025年7月28日消息,夏日骄阳下,位于湖北红安的李先念故居纪念园迎来了一场饱含深情的国际纪念仪式——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亲率近百位“飞虎队友谊学校”师生,专程来到这里,为八十余年前英勇的“飞虎队”老兵格伦本尼达墓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