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岚县:全域旅游迎蝶变 满城锦绣入画来
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景更美了、产业融合更深入了……自2016年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二批创建县以来,岚县把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县域旅游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创建,2022年6月28日通过省级初审验收。
强化顶层设计,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岚县县委、县政府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于2017年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旅办公室,建立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政府年度责任考核指标,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形成党委统筹、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督办、部门联动、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创建格局。
岚县县城一角。
同时,岚县将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来抓,编制《岚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相继印发出台《岚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岚县全域旅游发展重点建设计划(2019-2021年)》,全面构建“一环联动,两带集聚,一心为核,五区并行”旅游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岚县整合资金,采取校地合作、专家把脉、公开招聘、专业培训等方式,全方位挖掘旅游人才,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全域旅游品牌。
持续优化环境,助推全域旅游再升级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岚县加大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完善旅游标识导览系统,开展“厕所革命”,在国道干线、城区道路、景区沿线设置旅游导引标识,对土豆花、白龙山等核心景区提升改造38座旅游厕所。
在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岚县搭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成岚县旅游大数据指挥中心,实现景区Wi-Fi全覆盖。
同时,岚县加大对大型活动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特种装备维护保养、食品安全等安全检查,联合公安、应急、市场、消防等部门开展常态化监管,构建以游览为线、服务项目为点、服务保障为面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为营造旅游沿线优美景观,岚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工作,大力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举措,空气优良天数连年保持在280天以上,岚河曲立断面水质稳定达地表水三类水质。
此外,岚县出台《岚县购买式造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岚县购买式造林实施方案的通知》《岚县新造林区管理管护实行购买服务实施办法》等,累计造林39万亩,受益群众6万余人,将绿化与富民深入融合,持续优化全域环境,让绿色成为岚县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在品牌宣传方面,岚县借助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央广网等国家级权威媒体的权威性和受众广泛的特点进行宣传推介,在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传统纸媒进行营销推广,提高岚县形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整合特色资源,做深文旅融合大文章
围绕“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战略目标,岚县不断挖掘特色自然景观、厚重人文历史、红色革命遗迹和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整合土豆花海、饮马池、白龙山、面塑民俗、特色美食等旅游资源,集中打造“中国土豆花风景名胜区”全域旅游品牌,走出一条“互联网+观光农业+扶贫产业+传统文化+生态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岚县土豆花景区。(刘亮亮 摄)
为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岚县打造“赏土豆花、品土豆宴、住土豆村、买土豆醋,逛面塑街、赏面塑技艺、体验面塑制作,游红色革命遗址,学红色革命精神”的多样化旅游体验,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发展示范村,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农业+旅游”“非遗+旅游”“教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利用面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面塑一条街,以产业化和市场化为导向,实现非遗保护、文化传承、就业增收的多赢,用小小面团鼓了百姓“钱袋子”……
连续在王家村举办中国·岚县“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借土豆花开旅游项目之机,从观赏土豆花到品尝土豆宴,从游览山川美景到餐饮、酒店,再到婚纱摄影、影视剧拍摄,形成了赏、游、吃、住、购一条龙旅游服务的模式,绘就土豆富民新图景……
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岚县逐渐成为人气飙升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该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岚县将进一步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步伐,打造生态建设与全域振兴的岚县样板。(马建生 杜丽君 尹瑞萍)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