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全国对接行动启动

本文编辑:文怀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3-03-06 09:57:21
近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近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支持,中关村软件园、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3“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在北京举办,推动“千校万企”行动的贯彻落实迎来新热潮。

  会议现场,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教育部将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瞄准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组织跨学科团队,长期坚持、长期积累,力争不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引导高校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国家的理念,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充分利用高校基础研究优势和技术创新的积累,校企协同发力、同题共答,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围绕落实“千校万企”行动,雷朝滋强调,一是高校要把企业的技术难点作为科研攻关的重点。“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与行业部门、企业的合作,完善‘企业出题、共同答题’机制,支持高校围绕企业需求开展攻关。同时,教育部创新平台,特别是技术创新类的平台的新建,围绕产业链进行布局,面向产业需要,引进人才、组建团队、开展攻关。”二是要协同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共同梳理产业链上的关键核心技术‘卡点’,凝练提出攻关项目,分别发挥人才、技术、资金、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开展协同攻关,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保障,彰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三是要协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雷朝滋表示,高校还有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颠覆性技术需要加快产业化。这些成果的转化仅仅靠部门政策激励,短期内也很难实现,需要企业加大支持,给高校的技术在生产线上实践、迭代、优化的机会,缩短产业化周期。

  据悉,近年来,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单位高度重视产学研深化融合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联合出台多项专项行动计划,有效提升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整体效能。本次会议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关村软件园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万集科技等高校、企业嘉宾出席,共同研讨校企合作及产学研融通创新,探索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助推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发布了“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全国对接行动计划,中关村软件园将联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以“1+1+M+N”的模式,打造校企精准对接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企业“出题”、校企“共答”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的落实落地。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实际需求,每年举办一场“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对接大会;打造一个校企协同创新对接平台,组织北京企业与全国高校科研资源和重大科技成果精准对接;联合在京高校和企业打造一批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实现在京内落地布局,促进北京市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开展不同行业主题的校企协同对接会,解决产学研合作难点痛点,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部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人世界网立场。

0条评论
发布评论
文章编辑

关注全球华人,

最新快讯

华人世界网2025年9月28日消息,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中华海外联谊会2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侨界代表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9月2日下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乘坐专列抵达北京,开启了他执政以来首次以多边外交形式亮相的国际活动。

8月27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十四次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纽约2025年8月18日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一次气氛融洽的会谈。

美国华尔街卫视首尔、纽约8月12日消息,深夜,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签发逮捕令,将前总统尹锡悦夫人、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羁押。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北京、 纽约消息,在原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期限前夕,美中双方宣布将暂停对等加征关税的措施再延长90天至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