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界】德国华人周开雰的“汉字之歌”

本文编辑:琴韵  来源:华人世界网  发布时间:2025-01-25 11:24:26
“一开始是为了女儿学中文才办中文班的,后来就一心扑在中文教育上了。”德国汉堡汉华中文学校校长周开雰…
“一开始是为了女儿学中文才办中文班的,后来就一心扑在中文教育上了。”德国汉堡汉华中文学校校长周开雰说。

20世纪80年代末,周开雰随丈夫来到德国。出发前,周开雰将一本中文教材放入行囊,以便6岁的女儿在国外学习中文。到德国波鸿后,周开雰碰到几位在当地读博的中国人。这些人的孩子与她的女儿年纪相仿。几个人一拍即合,用周开雰带来的教材轮流指导孩子们学习。
随着周开雰一家搬到德国汉堡,女儿的中文教学又成了问题。周开雰计划办个免费的中文教学班,但无奈招不到学生。
某次去天地书店看书时,周开雰碰到一个热心的德国人。对方提出愿意帮她联系朋友提供教学场地,并在书店张贴招生广告。另一个德国朋友还为她用木头打了一块黑板。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周开雰的第一间中文教室有模有样地“开张”了。后来学生逐渐增多,周开雰搬了好几次场地,中文教室逐渐演变成德国汉堡汉华中文学校。
德国汉堡汉华中文学校的学生年龄从2岁到16岁不等。幼儿进校时由家长陪读,4岁后开始学习周开雰自主编纂的幼儿快速识字教材,6岁正式学习写字。中、高年级班则使用暨南大学编写的《中文》以及中国部编版语文教材。
为何要自主编写识字课本?周开雰说,教学初期她同大部分老师一样主抓写字,但她发现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6岁前的学生。孩子们活泼好动,无法坚持写字训练,但在课堂上一起唱歌反而能让学生们记住更多字的读音。她想或许可以将识字内容编成儿歌进行教学。

周开雰和学生们。(受访者供图).jpg

周开雰和学生们。(受访者供图)


2008年,周开雰开始编写幼儿快速识字课本。识字课本共两册,第一册分为身体、学校、家人、自然等主题,每一单元都有周开雰自己创作的识字儿歌。她希望儿歌既要琅琅上口,又要广泛涵盖主题词汇,且每首儿歌控制在20字。然而押韵的问题常常让她感到棘手。她向身为语文教师的父亲寻求建议,家人一起帮她翻资料、想韵脚。

课本另一个特点是不设汉语拼音教学板块。周开雰说,德国华裔子女通常最先接触到德文字母,易与汉语拼音的读法混淆。因此她的教学以重复朗读儿歌为主,通过阅读识字,培养语感。周开雰请人录制了配套音频,让学生们回家后跟随朗读。
编写教材时周开雰50多岁。她看视频学习使用电脑排版设计软件,每天忙到凌晨3点,仍然乐此不疲。
周开雰说,她喜欢和孩子“打交道”。年轻时,她创作了不少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智破蜘蛛国》是她比较满意的作品之一。编写儿歌让她回忆起当初创作小说的热情,由于精力有限,她放弃了在德国经营了多年的公司,转而全身心投入到华文教育事业中。
“我家人那时常埋怨我说‘十几个集装箱在海上漂着,你说不管就不管了?’但我还是想办学校。”周开雰说。
现在的周开雰正和年轻教师一起制作绘本。绘本以小黄狗为主人公,将快速识字教材中的重点词汇以故事串联起来,并在故事中反复出现,让孩子加强记忆。每本绘本都很薄,但有趣易读。她也在考虑重新编写第二册快速识字课本,以符合当代华裔青少年的学习习惯。来源:中国侨网

赞赏二维码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部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人世界网立场。

0条评论
发布评论
文章编辑

关注全球华人,

最新快讯

9月2日下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乘坐专列抵达北京,开启了他执政以来首次以多边外交形式亮相的国际活动。

8月27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十四次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纽约2025年8月18日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一次气氛融洽的会谈。

美国华尔街卫视首尔、纽约8月12日消息,深夜,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签发逮捕令,将前总统尹锡悦夫人、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羁押。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北京、 纽约消息,在原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期限前夕,美中双方宣布将暂停对等加征关税的措施再延长90天至11月10日。

纸雕艺术,这门诞生于汉代、以纸为魂的古老技艺,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从吐鲁番墓葬中出土的早期纸雕,到唐代《飞天乐舞》的七层叠压技艺,再到宋代苏轼笔下的"纸山房"装置,中国纸雕始终在民间土壤中生长,却又因战乱与工业化浪潮屡遭冲击。但今日,当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