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统计报告显示:疫情下过半纽约华裔遭种族歧视

本文编辑:颜回  来源:中国侨网  发布时间:2022-01-18 04:07:24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使潜藏的种族歧视问题甚嚣尘上,2020年成为撕裂在美华人平静生活的…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使潜藏的种族歧视问题甚嚣尘上,2020年成为撕裂在美华人平静生活的分水岭。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日前发布的统计报告,疫情暴发以来,纽约市生活的华裔居民约58%曾遭受某种形式的歧视,三分之一经历过骚扰、攻击或偏见事件,71%担心仇恨犯罪会影响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研究结果显示,疫情和歧视的双重挑战,正在加剧在地华人经济、社会、生理、情感和心理健康的永久性负面创伤。

  纽约市人权委员会在2020年2月至12月,共收到205起仇亚报告,同比前一年只有30起;全国统计数据显示,华裔在过去两年中,所遭受的歧视事件数量是亚裔群体中最高的。研究人员指出,针对中国的一些污名化词语,加剧了针对华裔的歧视言论和行为的迅速蔓延。

  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中国政策中心主任高琴教授和研究员刘晓芳的研究中,纽约生活的华裔群体所遭受的歧视更具普遍性、危害性和持久性,尤其是搭乘公共交通(比如地铁)的物质生活普通的华裔居民,更容易因暴露在高风险环境中,而成为种族歧视的目标。

  哥大研究表明,2020年3月至12月,58%的纽约华裔居民曾遭受歧视;具体显示为,五分之一曾受到威胁或骚扰,三分之一曾在餐厅或商店受到不公平对待,近一半人感觉自己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是他人表现出对自己的害怕。在四百多名受访者中,研究人员常收到诸如“我很害怕在外时受到攻击,大部分时间我只是待在家里,情绪很低落”“我很担心有一天会突然被一拳打在脸上或者被骚扰”“很多人叫我离他们远点,这让我很不舒服”等反馈。

  2020年约三分之一的华裔市民也曾经历某种骚扰、攻击或偏见事件;其中18%被人用种族相关的蔑称骚扰;14%被一些活动或社交场合排除在外;12%受到过口头威胁;6%遭受肢体恐吓或殴打。受害者May对研究人员回忆,自己和十岁的儿子从布鲁克林地铁站出来时,遇到两个人冲他们吼叫,听到“我讨厌”“亚裔”“COVID-19”之类的词汇,“我当时非常害怕,和儿子以最快的速度逃跑,平时出门都会带辣椒喷雾。”

  仇视行为加剧着华裔群体的心理创伤。研究显示,71%的纽约华裔担心仇恨犯罪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安全;66%出于担忧而回避某些外出活动;61%在公众场合觉得不自在或是担心别人会负面看待自己。研究人员表示,这种与种族主义相关的警惕也被称为预期压力,是一种慢性的应激反应,当事人不得不反复思考与种族主义相关的经历,同时一直处于警惕状态,抵御种族刻板印象和歧视。

  “研究中发现,92%的华裔受害者会选择消极的应对策略,如保持沉默、尝试忘记、接受和息事宁人;但也有不少人会积极应对,尝试报警、还击、抗议和寻求帮助。”研究人员希望,可以借此报告联合社会各界,保护亚裔社群,实现种族的平等与正义。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部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人世界网立场。

0条评论
发布评论
文章编辑

关注全球华人,

最新快讯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赋能举措,提升社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推动街道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经验4月19日,由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主办,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通州分行、中科科教创新研究院承办,京鲁融通中心联合承办的中科领航科技企业家前沿战略与实践高级论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专题活动在京召开,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

会议以“凝聚新质生产力动能,赋能科普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战略部署与创新发展路径。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营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民币国际使用各项指标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少不了多边开发银行,以及众多外资机构的助力。随着相关业务的增长,…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反对声音。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沃尔弗斯表示,一个经济体不能随意切断与世界的联系,而美国政府肆意加征关税的行为让美国在世界上被孤立。密歇根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 贾斯廷沃尔弗斯你不能把电脑的电源拔掉再插上,…

3月15-16日,由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主办、中科智汇工场协办的“中科科创新领军企业培养项目” 2025年第二期活动活动在京召开,来自科研院所专家及全国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参加活动。活动邀请到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教授汪前进为企业家朋友们带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