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马来西亚微雕展说春节往事 华人忆传统"年味"

本文编辑:河山行  来源:海外网  发布时间:2022-02-15 12:57:58
中新社吉隆坡2月10日电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每逢春节,大家一起烤‘粿加比(kuih kapit)’的场景。这种甜…

中新社吉隆坡2月10日电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每逢春节,大家一起烤‘粿加比(kuih kapit)’的场景。这种甜甜的烤制薄饼,就是春节的味道。”正在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参观“农历新年·全手工微雕艺术特展”的黄秀娟激动地对记者说。

“农历新年·全手工微雕艺术特展”是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在春节期间,联合马来西亚世界文化组织(WCO)举办的展览,以12组微缩模型再现早年马来西亚的独特“年味”。这也是今年“欢乐春节”活动在马来西亚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些微雕多为马来西亚艺术家历年来创作,刻画了昔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过农历新年的丰富场景,记录了“马来西亚华人对昔日时光的丰富记忆”。吸引黄秀娟目光的,就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微雕,以数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多样的场景,展示早年马来西亚华人新村过春节的全景。微雕中,不但展现烤“粿加比”、看“大戏”、为神明敬上一人高的巨香等马来西亚华人贺年习俗;也刻画了居屋大门上挂郡望匾额、村口设有中国建筑中传统的照壁等华人新村特有的景致。

黄秀娟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还能吃到“粿加比”,但“都是用电炉烤的”,不像以前都是大家用炭炉烤。“更重要的是,当时都是左邻右舍聚在一起自己动手烤的,大家边烤边说笑,特别热闹!”

对“60后”的黄秀娟而言,幼年春节记忆中,最令人激动的还是“领红包”。她指着微雕群像中骑着“脚车(马来西亚华人对自行车的称呼)”来卖面人的小贩说,每到春节,新村里处处是这些受小朋友喜欢的小零食,“领完红包后就有钱解馋了”!

5882b2b7d0a20cf.jpeg

而且,拜年领红包要走访亲朋好友,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各个族裔,“无论是马来族裔、还是印度族裔,都和我们互相拜年。”黄秀娟说,这种多元族群和睦相处,共贺佳节的氛围,是马来西亚的春节特色,“特别值得珍惜”。

相比黄秀娟,她的女儿、在吉隆坡长大的黄佩佩,对这样的“年味”就有些陌生了。黄佩佩坦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大家都住在公寓中,很难重现母亲记忆中那样左邻右舍共贺新春的场景了。放烟花等过年乐趣,在大城市中也很难复制了。在这些微雕场景中,有的如舞龙舞狮的盛况对年轻一代的马来西亚华人尚不陌生;但诸如一起聚在新村戏台前看戏等习俗,对黄佩佩而言,则“只是在电视剧里看过了”。

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粉丝”的黄秀娟,一看到展览信息就拉着女儿来了,希望让女儿认识早年马来西亚华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她告诉记者,如今家里亲友相聚过年,她都要定下规矩,大家必须都在餐桌上一起进餐,“不能自己抱着饭菜躲到电脑、电视前”;在餐桌上也不许滑手机。在黄秀娟看来,对华人而言,过年的“年味”就是“团聚”。

“这是华人的文化传统,还是要一辈辈传下去的。”

d788d43f8794a4c28e42fb17.jpeg

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杰鑫说,展现并传承马来西亚华人过年传统,让年轻人了解到老一辈的“年味”记忆,正是中心举办这一展览的重要目的。他介绍,虽然目前尚处疫情期间,观展需要提前预约,还要限时限流,但马来西亚民众观展热情很高,尤其节假日时段被预约一空。

“除了华人,也有很多马来西亚各个族裔民众来参观。”张杰鑫告诉记者,文化中心就接待过一个印度裔先生和华裔太太的家庭,他们专门带着小朋友来了解华人的过年文化。在张杰鑫看来,春节所代表的团圆、和谐等传统价值正日益凸显,在马来西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欢庆的节日。


+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部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人世界网立场。

0条评论
发布评论
文章编辑

关注全球华人,

最新快讯

华人世界网2025年9月28日消息,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中华海外联谊会2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侨界代表国庆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9月2日下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乘坐专列抵达北京,开启了他执政以来首次以多边外交形式亮相的国际活动。

8月27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十四次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纽约2025年8月18日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一次气氛融洽的会谈。

美国华尔街卫视首尔、纽约8月12日消息,深夜,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签发逮捕令,将前总统尹锡悦夫人、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羁押。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北京、 纽约消息,在原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期限前夕,美中双方宣布将暂停对等加征关税的措施再延长90天至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