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1972年中美就上海公报达成协议

本文编辑:黄河魂  来源:华人智库  发布时间:2022-02-27 09:40:31
与此同时,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

1972年中美就上海公报达成协议

《中美上海公报》,简称《上海公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国政府之间所签署的第一个联合公报,是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问中国期间在上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上海公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国政府之间所签署的第一个联合公报,是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问中国期间在上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于1972年2月27日签署,并于1972年2月28日发表。《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政府经过20多年的对抗,开始向关系正常化方向发展,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

【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敌对的中美双方都开始考虑改善两国关系。1969年初,尼克松入主美国白宫,他试图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开展“均势外交”,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力量,并调整其亚洲政策,多次作出寻求“与中共改善关系”的姿态。

与此同时,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从调整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外交战略需要出发,通过请美国作家斯诺传话、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等方式,发出愿与美方接触、争取打开中美关系僵持局面的信息。

1971年7月9至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基辛格访问有两个任务:一是商谈尼克松访华日期及准备工作,二是为尼克松进行预备性会谈。周恩来与基辛格商议起草了公告稿。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接受了这一邀请。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下榻于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同周恩来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

【重要意义】《上海公报》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中美关系实现“破冰”后,中国很快迎来建交高峰,英国、荷兰与中国建立的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接着,中国同希腊、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建交。

《上海公报》也为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及1982年<八一七公报>奠定了基础,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接受了“一个中国”原则。

美国方面声明:为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需要对缓和当前的紧张局势和消除冲突的基本原因作出努力。美国将致力于建立公正而稳定的和平。这种和平是公正的,因为它满足各国人民和各国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愿望。这种和平是稳定的,因为它消除外来侵略的危险。美国支持全世界各国人民在没有外来压力和干预的情况下取得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

【社会分析】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欢迎互动阅读!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部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人世界网立场。

0条评论
发布评论
文章编辑

关注全球华人,

最新快讯

据美国华尔街卫视2025年8月1日消息,美国最新就业报告震撼出炉:6月民间新增就业从原预估的7.4万大幅下修至仅3000人,创近年新低。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纽约2025年7月31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31日签署新行政令,宣布自8月7日(美国东部时间)起,对约68个国家及欧盟实施新的“对等关税”措施。

美国华尔街卫视湖北红安、纽约2025年7月28日消息,夏日骄阳下,位于湖北红安的李先念故居纪念园迎来了一场饱含深情的国际纪念仪式——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亲率近百位“飞虎队友谊学校”师生,专程来到这里,为八十余年前英勇的“飞虎队”老兵格伦本尼达墓献花…

美国华尔街卫视纽约2025年7月26日消息,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被热情的观众包围,“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盛大举行。活动吸引近万人从纽约及周边州(市)赶来,将这座城市点亮为“中国文化之夜”。

据美国华人街卫视2025年7月25日华盛顿、纽约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24日罕见访问美联储位于华盛顿的总部

​“白宫幽影”震撼社交媒体:特朗普发布AI视频影射奥巴马遭捕,挑动司法正义与政治报复的全球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