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声】张荣: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大力培养高精尖紧缺人才

本文编辑:黄河魂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3-11 02:29:29
​百年学府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创立之初,她便立壮志:要让外国的轮船一开进厦门港,就…

百年学府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创立之初,她便立壮志:要让外国的轮船一开进厦门港,就能看到新建的厦门大学,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走过世纪,她坚守初心:始终以培养立大德、有大爱,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为使命。

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厦门大学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兴学图强的爱国史、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回顾厦大百年历程,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厦大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培养高精尖紧缺人才?如何促进两岸教育科技文化交流?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记者“云专访”了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荣。

张荣01.png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受访者供图

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打造更多高峰学科,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人民网:不久前,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启动。下一步,厦门大学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张荣:下一步,我们将完善学科建设机制,坚持“筑峰扬优、交叉创新”,构建“6+5+1”(六个一流建设学科、五大优势特色领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梯次建设、分类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努力打造更多高峰学科,不断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们还将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一院一策”改革,进一步向学院放权松绑,激发学科建设活力和创新力。目前,我校正在推进以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为试点的“一院一策”改革,给予学院更大的资源统筹权和配置权,释放学院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将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大力破除“五唯”,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例如,在人才评价方面,不断完善适应不同岗位类型特点的评价方式,健全分类评价机制,以激发专任教师、专职科研队伍、工程技术队伍、行政服务队伍等各支队伍的活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快完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尊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型研究规律,适应不同学科特点,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释放创新潜能。

谈两岸交流融合

努力成为两岸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人民网:您曾说过“推进海峡两岸交流与融合,厦大责无旁贷”,那么,在两岸交流融合中,厦大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张荣:由于厦门地处对台交流合作前沿,长期以来,厦大发挥区位和人文优势,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台湾研究等方面发挥“头雁”作用,有力增进了两岸青年交流互信,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作出了独特贡献。

其中,在两岸高校交流方面,近两年虽然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两岸人员往来尚未能恢复正常。但是,我们促进两岸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的决心没有变,努力没有停。疫情之下,我校与台湾高校仍保持高频互动,通过协议签署、视频会议、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对台交流合作。百年校庆期间,台湾14所姐妹校发来祝福视频或贺信,我校名誉博士连战先生也发来贺信。

在培养台湾青年方面,厦门大学作为最早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高校之一,高度重视台湾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立足台湾学生的实际,积极为台湾学生发展搭建素质拓展平台,加强国情教育。

人民网:未来,厦大将如何发挥优势推动海峡两岸深层次交流合作?

张荣: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围绕“打造台师台生登陆第一家园”的目标,加快建设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先行示范区,不断谱写“两岸一家亲”的新篇章;继续发挥好区位优势与学术优势,进一步增强对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深化与台湾地区的全方位合作,努力成为两岸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谈人才培养

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培养紧缺人才

人民网:当前,我国正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厦门大学是如何着力培养紧缺人才的?

张荣: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厦门大学坚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扎根中国大地,大力培养高精尖紧缺人才。

我们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培养新技术新产业高端人才。近年来,厦门大学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陆续新增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储能科学与工程、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民生急需相关本科专业,积极对标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全力强化专业建设、深化专业改革、凝练专业特色,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和建设水平。

我们积极增列亟需学科,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例如,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主动对接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学位授权点:设立电子信息博士专业授予类别、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增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建筑学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工博士专业学位、先进能源一级交叉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我们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教育,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创新人才。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强校企、校地合作,丰富实习、实训、实践资源,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创新人才;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等,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最大化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持续建立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重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发展,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我们深化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改革,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厦门大学向来以培养拔尖引领性人才为己任,学校聚焦选才、育才、保障、评价、使用全流程高质量培养等要素,着力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构建“专通结合、交叉融合、本研贯通、国际合育”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努力培养一批未来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作者:吕春荣 钱嘉禾)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部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人世界网立场。

0条评论
发布评论
文章编辑

关注全球华人,

最新快讯

纸雕艺术,这门诞生于汉代、以纸为魂的古老技艺,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从吐鲁番墓葬中出土的早期纸雕,到唐代《飞天乐舞》的七层叠压技艺,再到宋代苏轼笔下的"纸山房"装置,中国纸雕始终在民间土壤中生长,却又因战乱与工业化浪潮屡遭冲击。但今日,当激光…

纽约时间 2025年8月8日消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国际舞台上释放强有力的劝和促谈信号,为当前动荡的国际局势注入了稳定与希望。

2025年8月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和夫人王丹应邀出席电影《南京照相馆》北美首映礼,与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各界人士等一道观影,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谢锋在致辞中表示,《南京照相馆》在国内上映以来,口碑票房双丰收,以历史真相…

据美国华尔街卫视2025年8月1日消息,美国最新就业报告震撼出炉:6月民间新增就业从原预估的7.4万大幅下修至仅3000人,创近年新低。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纽约2025年7月31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31日签署新行政令,宣布自8月7日(美国东部时间)起,对约68个国家及欧盟实施新的“对等关税”措施。

美国华尔街卫视湖北红安、纽约2025年7月28日消息,夏日骄阳下,位于湖北红安的李先念故居纪念园迎来了一场饱含深情的国际纪念仪式——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亲率近百位“飞虎队友谊学校”师生,专程来到这里,为八十余年前英勇的“飞虎队”老兵格伦本尼达墓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