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仇恨犯罪持续高发 亚裔的安全困境何解?

本文编辑:颜回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2-03-22 09:37:56
56年前,联合国将3月21日定为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在纪念“沙佩维尔惨案”的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反对种族…

56年前,联合国将3月21日定为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在纪念“沙佩维尔惨案”的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反对种族歧视。如今,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正加剧对亚裔群体的种族歧视和暴力。

1.jpg

资料图:纽约举行反仇恨亚裔大游行,上万民众手持标语在曼哈顿弗利广场集会后,游行穿过布鲁克林大桥至布鲁克林卡德曼广场。图为游行民众在弗利广场集会。 中新社

亚裔深陷仇恨泥潭

从美国亚特兰大系列枪击案的发生,到《反新冠仇恨犯罪法》的签署,针对亚裔的歧视、骚扰和暴力事件未见明显消减。

据悉,2021年全美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飙升339%,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成为重灾区。其中,纽约市2021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比2020年猛增了361%。在美国洛杉矶县,三分之二的亚裔居民担心成为种族歧视下的受害者……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再度暴露出美国根深蒂固的社会顽疾,歧视的有色眼镜模糊真相,将矛头和偏见对准了少数族裔,“功夫流感”“禁止华人进入”等负面标签牢牢粘在了亚裔身上,极易唤起他人的不满和攻击。

拾荒老者被恶意推搡、亚裔女性无辜受到言语辱骂和攻击、华人超市频遭抢劫……这些案件时常见诸报端,加剧了人们对海外华侨华人安全情况的担忧。

旅居新西兰多年的华人政治评论作家肖志鸿表示,西方国家的反亚裔情绪与疫情的严重程度息息相关。很多外国民众将因疫情遭受的失业、破产等经济损失都归咎于亚裔“需要注意的是,‘仇恨犯罪’是种族歧视的一种极端化表现和爆发,在仇恨犯罪案件发生较少的国家,针对亚裔的‘隐性歧视’也同样存在,不可忽视。”

模范族裔反成“替罪羊”

被揭露的仇恨案例可能只是亚裔在过去一年里所面临的暴力和骚扰的冰山一角。美国亚美联盟行政总监姚久安表示,很多针对亚裔的歧视和暴力事件的处理往往被最小化,甚至被掩盖起来,亚裔社区对此非常痛苦并感到愤怒。

“不到两年时间,美国针对亚裔的歧视和仇恨事件超过1万件。”美国韦伯州立大学终身教授乐桃文表示,作为模范少数族裔,亚裔是社会和谐的维护者,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然而,亚裔不仅没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感激,反而成为发泄仇恨情绪的“替罪羊”。“这种社会病态如果得不到有效根治,只会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加剧社会动荡和华人的不安。”

其实,反亚裔的种族主义在美国由来已久。1882年《排华法案》的颁布,将美国的不幸归咎于华人。现在,新冠疫情带来的恐慌再次让亚裔沦为美国反亚裔政治言论和网络言论恶意攻击的对象。

肖志鸿称,长期以来,亚裔在西方国家眼中被视为外来民族,加之亚裔自身较为内向、不善反抗,自然而然成了“好欺负”的“甩锅”对象,成了抢劫盗窃犯罪的重点目标,也成了分配社会资源时最先牺牲的部分。

治愈歧视伤口任重道远

所幸,越来越多的亚裔不再保持沉默,走上街头,用“我不是病毒”“亚裔的命也是命”的呐喊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安全,呼吁自由与平等。

去年,乐桃文参加了犹他州盐湖城举行的反歧视活动。“除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手段捍卫自身权益的意识与能力外,亚裔群体也要提高融入主流社会的能力,减少误解和偏见。”他说。

近日,美国旧金山市正式为其过去对华人社区的歧视和暴力行为道歉;加拿大安省政府举办“文化认知日”活动,提升社会对各族裔文化的认知;英国巴斯市副市长余德烁呼吁华人打破沉默,勇敢发声……

肖志鸿认为,这些努力表明,各族裔群体应该团结一致,帮助辟谣关于新冠疫情起源的不实传闻,多传播科学知识,告诉大家“疫情有可能在任何国家暴发”,告诉大家防止病毒大流行需要的是“政府作为”和“民众配合”,而不是迁怒于他人。(作者 金旭)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部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人世界网立场。

0条评论
发布评论
文章编辑

关注全球华人,

最新快讯

9月2日下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乘坐专列抵达北京,开启了他执政以来首次以多边外交形式亮相的国际活动。

8月27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十四次暨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纽约2025年8月18日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一次气氛融洽的会谈。

美国华尔街卫视首尔、纽约8月12日消息,深夜,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签发逮捕令,将前总统尹锡悦夫人、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羁押。

美国华尔街卫视华盛顿、北京、 纽约消息,在原定8月12日到期的关税休战期限前夕,美中双方宣布将暂停对等加征关税的措施再延长90天至11月10日。

纸雕艺术,这门诞生于汉代、以纸为魂的古老技艺,正在经历一场静默的革命。从吐鲁番墓葬中出土的早期纸雕,到唐代《飞天乐舞》的七层叠压技艺,再到宋代苏轼笔下的"纸山房"装置,中国纸雕始终在民间土壤中生长,却又因战乱与工业化浪潮屡遭冲击。但今日,当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