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舱内舱外”中西医联动治疗新冠,中医药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在上海的本轮疫情中,中医药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治疗和康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应对大规模疫情防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对于在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中的患者,坚持中西医紧密协同,实施分类精准救治,先后制定了老年患者救治和儿童防治中医药方案,以及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危重症和特殊群体的专家共识,进一步证实了早期及时采取中医药干预,可达到减少发病率、减少转阴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减少转重率和减少病亡率的效果。
对于出院和出舱的人员,则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康复方面的独特作用:一方面,各方舱和定点医院将中药纳入出院康复带药目录,确保广大患者出院、出舱后仍然可以得到延续性中药治疗。另一方面,为让大家接受到更加有效的中医康复治疗,相继制定两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中医康复方案》,推出了中药、艾灸、中医功法、膳食调理等技术规范,便于新冠感染者转阴出院后继续接受中医药治疗。
例如:在上海新场古丹路方舱医院,利用病友们吃过早餐后的空余时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带领大家练习中医引导术八段锦,以提高身体素质,消除焦虑情绪。“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
方舱医院里的心愿墙
湖南省援沪中医医疗队606名队员出征,接管方舱医院。古丹路方舱医院收治的都是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有高龄老者、儿童及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基础疾病人员。医疗队使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传统非药物疗法和保健功法,结合病人个体化情况辨证施治,实现中药汤剂全覆盖。
“我们同时配合耳穴压豆、推拿、练习马王堆导引术、穴位按压等中医外治疗法,体现中医‘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特色。”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医生胡华和同事还将一些有效、方便的自我推拿、导引技术教给患者,让其有时间自行操作和锻炼,加快疾病恢复。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作为新冠定点医院,积极开展“舱内舱外”中西医联动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
103岁周阿婆入住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高龄的她伴随着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入院时较为虚弱。根据老人病情,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救治团队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给予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以中医药辅助。不到2周时间,老人的病情就出现好转并康复,相较于同龄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河南省增派了一支由75名队员组成的中医医疗队,支援上海宝山区多家方舱医院的医疗救治和巡诊工作。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队员赴湄浦路方舱医院进行巡诊,提出治疗建议。针对咽痛、周身酸困和舌苔黄腻者,建议配合服用连花清瘟胶囊;针对咳嗽、咯痰、痰黄质黏者,建议配合服用痰热清胶囊;针对年龄大及体质弱、且较长时间不能转阴者,建议配合服用玉屏风颗粒等。在中医外治方面,带领和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健身养生操等,还通过穴位按摩缓解胃肠道或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不适症状。
中医疗法,中!
(本文资料来源光明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