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历史记忆:华人历史音乐剧《唐人街木匠》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功上演

本文编辑:河山行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4-03-19 10:23:51
精心准备两年多,2023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原创华人历史音乐剧《唐人街木匠》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功上演。…

精心准备两年多,2023年9月28日至10月1日,原创华人历史音乐剧《唐人街木匠》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功上演。“这是一个专属墨尔本华人的奋斗故事。”该音乐剧制作团队表示。

360截图20240319102131254.jpg

《唐人街木匠》二〇二三年九月二十八日首演剧照,主人公们在澳大利亚共度中秋。受访者供图

聚焦木匠故事

《唐人街木匠》的故事舞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墨尔本唐人街。一个名叫阿陈的广东青年漂洋过海,抵达澳大利亚墨尔本,在老师傅阿木的教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木匠,创造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创作者李俊彬介绍,该剧的灵感来自一部纪录片。纪录片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墨尔本华人史。百年前来到墨尔本的华人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们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团结在一起进行斗争,要求获得他们应得的权益。

“这可能和大家平时听到的华人故事不太一样。”剧中的扬琴演奏者刘冰瑶说。制作团队里也有墨尔本华人,他们被这段历史深深打动,便选择木匠为主人公,以坚韧和团结为主题,演绎了一段百年前的华人故事。

为了更好地塑造木匠的形象,除了上述纪录片,他们还参考了其他资料。主人公阿陈的塑造参考了几个不同的历史人物,阿陈和其妻阿梅的爱情故事取材于一对历史上的华人情侣,潘如和唐福。潘如和唐福曾居住在一个小镇。“我们到那个小镇,获得一些其他的故事,又把故事整理出来。”制作团队为写好木匠故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整理工作。

“我们只是聚焦在唐人街木匠的故事上,实际上澳大利亚华人的历史故事是很精彩的。”李俊彬说。他感慨,历史上,华人先辈从事各种职业,遭遇艰难险阻,但他们总能找到办法战胜困难,这足见他们的聪明和顽强。

“木匠真的只是整个澳大利亚华人历史中非常小的一个缩影。”同时负责宣发工作的刘冰瑶介绍,《唐人街木匠》海报的插图选自湖南籍艺术家莫湘怡创作的《华人历史画卷》。这幅画卷长达50米,描绘了两个世纪以来华人移民的生活图景,木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制作团队希望能带领观众回到那个年代。演出结束后,他们开始在社交平台推出“音乐剧里的历史”栏目,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这段历史。

融入中式元素

琴弓拉响,笛声萧萧,琴弦震颤,乐音回荡。二胡、竹笛、古筝、扬琴……这些中国传统乐器被制作团队巧妙地融入了音乐剧舞台。虽然故事发生在海外,但这部讲述华人故事的音乐剧仍然充满了中国元素。

考虑到主人公阿陈来自广东,他们特意在配乐中加入了广东元素。该剧采用了一些有广东特色的曲目和音乐风格,更好地营造了剧中的氛围。在婚礼片段中,他们使用了中国民乐《喜洋洋》的曲调。

“这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演奏中,乐手有很大的自由度,去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刘冰瑶回忆起排练的情景时说道,吹箫的乐手每一场表演都会即兴演奏出不一样的内容。这种合作式的演出方式也有助于更好地展现中式乐器之美。

除了配乐,剧中还有许多部分加入了广东元素。虽然大部分台词是英文,但一些非常重要的台词使用了粤语。剧中还出现了广式美食,如叉烧和烧卖。

“我们的三个主角都不是广东人。”因此,从第一次排练开始,李俊彬就让演员们学习如何流利地讲粤语。演员们“当然也下了苦功,毕竟学广东话真的不容易”。

粤语有更多的音调变化。刘冰瑶回忆说,剧中的粤语台词插入在歌曲中,演员们都是歌手,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地想要加入一些旋律。然而,一旦加入旋律后,粤语的音调又完全不同了。“好几个人帮助演员学粤语的音调。本来学得差不多准了,结果一把台词带入歌曲中,他们又一下子跑调了。”

演员们还采用各种方法沉浸式地体验广东文化。他们的工作餐变成了叉烧饭等广东美食。“剧里也有一句台词,‘我刚刚吃了叉烧饭’。其实演员自己确实是刚刚吃了叉烧饭。”他们尽可能地体验广东独特的衣食住行,以便更生动地演绎剧中的广东人形象。

走向更大舞台

从2021年7月开始准备,到2023年9月底正式演出,制作团队倾注了两年多的心血,共谱写乐曲15首,来打造这部音乐剧,最终得以在舞台上呈现两个小时的精彩表演。观众的积极反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很多观众还是很惊讶的,他们不知道有这一段历史。有一些人则产生了强烈共鸣,他们觉得,虽然这是百年前的故事,但其实还有类似的故事在发生。”刘冰瑶难以忘记被观众肯定的喜悦,“一场演出结束之后,有一名观众跟我们说他全程边看边擦眼泪。他觉得这部剧的每一场都是在讲他自己的故事。会有一些人在这个故事里看到他们自己,这是我们觉得特别感动的地方。”

许多观众透过历史开始思考现在,这也是制作团队所期望达到的效果。李俊彬曾考虑为《唐人街木匠》写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最终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历史就是这么沉重,你不能够为了好结局去改写历史。”

然而,未来是可以改变的。音乐剧的最后一首歌叫《接下来就靠我们了》。这不仅是百年前主人公对同胞们的激励,也是制作团队的心声。

有了观众,有了反馈,李俊彬希望进一步完善这部剧。他认为情节的发展和情绪的表达都还有进步的空间,他想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2023年10月1日的演出结束后,他们受邀出席了澳华博物馆中秋庆典,将乐声带给更多人。这并不是结束,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看到了《唐人街木匠》并产生兴趣。制作团队自身也在积极寻求合作,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制作人取得联系。他们希望尽快完成剧本修改,走向更大的舞台,将这部剧呈现给更广大的观众。

360截图20240319102147955.jpg

李俊彬计划通过音乐剧来展现更多主题。他提到,接下来他会考虑与一位学者合作。这位学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潘如和唐福的故事。李俊彬计划以唐福为原型,去创作女主人公的故事,“就像是一个续集”。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全部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华人世界网立场。

0条评论
发布评论
文章编辑

关注全球华人,

最新快讯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赋能举措,提升社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推动街道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经验4月19日,由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主办,中国工商银行北京通州分行、中科科教创新研究院承办,京鲁融通中心联合承办的中科领航科技企业家前沿战略与实践高级论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专题活动在京召开,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

会议以“凝聚新质生产力动能,赋能科普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战略部署与创新发展路径。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境内外主体持有、使用人民币,营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民币国际使用各项指标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少不了多边开发银行,以及众多外资机构的助力。随着相关业务的增长,…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反对声音。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沃尔弗斯表示,一个经济体不能随意切断与世界的联系,而美国政府肆意加征关税的行为让美国在世界上被孤立。密歇根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 贾斯廷沃尔弗斯你不能把电脑的电源拔掉再插上,…

3月15-16日,由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主办、中科智汇工场协办的“中科科创新领军企业培养项目” 2025年第二期活动活动在京召开,来自科研院所专家及全国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参加活动。活动邀请到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教授汪前进为企业家朋友们带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