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检查前要“空腹”,究竟要“空”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个时不时发生的场景:
“你化验前干啥了?”
“医生,我啥也没干,接到护士电话,知道今天早上来验血,从昨天晚上开始水都没有喝。”
“一点水都没喝?”
“一点都没喝。”
“怪不得……”
“医生,我的化验有啥问题吗?”
“你化验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喝水!”
一听到第二天有化验项目,很多人都知道要空腹。但不同的化验或检查项目究竟要“空”到什么程度?请曜影医疗闫思宇医生帮我们来解析真正的“空腹”吧!
检查前真的要“空”的这么彻底吗?
▶ 常规体检禁食禁饮应该多久?该如何空腹?
▶ 哪些检查并不需要禁食禁饮?或只要禁食但不用禁饮?
▶ 定期服药者是否要在体检前停药?如何正确服药?
▶ 如“禁饮过度”会导致检查结果偏差吗?会发生“误诊”吗?
常规体检禁食禁饮应多久?该如何空腹?
通常而言,需要在常规体检前空腹8-12小时左右。一般建议:前一晚饮食清淡,并于22点后不再进食,包括点心、茶、咖啡、酒等。总而言之,晚饭后请避免任何固体食物以及除水外的液体。
对于常规体检而言,如果仅是抽血项目,遇到口渴或者需服用药物时,允许少量饮水——这里指的是纯净水,饮料及茶、咖啡、牛奶等还是禁止的。而有些特殊检查需要一段时间的严格禁水,此时建议提前核实,确保当日检查能正常开展。
当然还有一些检查需要大量喝水,例如需要膀胱充盈的部分超声检查等;通常这些检查项目会被安排在需空腹检查的项目后,会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所以无需担心。
哪些检查项目并不需要禁食禁饮?或仅需禁食但不用禁饮?
常规需要空腹的检查项目有腹部超声、胃肠镜检查、血糖血脂、幽门螺旋菌吹气检查等。若未遵守禁食规定,可能会造成部分检查危险系数增高(如胃镜检查过程中呕吐可能会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者检查结果不准确现象。而有一些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抗体等免疫指标测定、甲状腺功能等,无需空腹。一般尿液检查无需空腹。
定期服药者是否要在检查前停药?如何正确服药?
针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甲状腺问题、神经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绝大多数的药物都是建议正常服用的;并且如果不能及时用药,还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不适。
但某些特定药物则需要避开空腹服用,具体做法请结合实际情况和医嘱执行。若有可能,可以在体检当天把常规药物随身携带,一是方便医生了解病史,二来如未按时服用,可以及时补救。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由于体检前一晚正常吃了晚餐,所以降糖药包括胰岛素,都应该照常使用。而体检当日早晨由于空腹,不要服用降糖药。同时建议随身携带相关药物,在所有空腹项目结束允许就餐时,再服用这些药物。
如“空腹过度”会导致检查结果偏差吗?会发生“误诊”吗?
空腹时间过长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造成误差。所以前一晚的晚餐还是需要正常吃的。过度饥饿时,很多血液及尿液指标会有“非正常”改变,无法正确反馈出身体的状态;同时也有可能会发生低血糖,甚至休克。
提醒大家体检前,跟医生确认好“空腹的程度”,并做好应急处理,比如随身携带药物、小点心以及饮用水等,正确体检才能发现“正确的问题”!
全部评论